童年(俄汉对照全译本):(苏)高尔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高尔基 名字 童年(俄汉对照全译本):(苏)高尔基

童年(俄汉对照全译本):(苏)高尔基

2023-08-11 12:2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导语  

    高尔基编著的《童年》描绘了一幅富有诗意的、色彩斑斓的、引人入胜的儿童生活画卷,生动地再现了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俄国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它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独树一帜的艺术特色在俄苏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在此俄中对照加注释本中,注释者在俄文部分解释了大学俄语专业四级以上词汇,并对个别固定搭配、典型句子加以注释,为读者扫清阅读障碍。

内容提要  

    俄苏自传体小说的里程碑,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作品!    《童年》是一群奇特人物演绎的一幅俄国底层生活的奇妙画卷,是高尔基写得最投入、最富有魅力的作品之一。    名家之作,名家注译,注释详尽,俄汉对照,方便阅读,名著典藏!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描写了主人公阿廖沙从三岁至十岁这段时间的生活经历。阿廖沙三岁丧父后,由母亲和外婆带到外公家。这是一个典型的俄罗斯小市民家庭。外公是一个小染坊主,已濒临破产。他性情暴躁、乖戾、贪婪、自私;两个舅舅也粗野自私,经常为了家产争吵斗殴,第三代也受到很坏的影响。阿廖沙在这里每天看到的是令人作呕的丑事,但他得到外婆的疼爱,受到外婆所讲故事的熏陶,这对他以后的文学生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小说通过童年阿廖沙的所见所历,真实地反映了19世纪末俄罗斯低层市民的生活及情感。

媒体推荐

    《童年》不仅是一部艺术珍品,而且是高尔基的传记,是他全部创作的注解,对于我们来说是极为珍贵的。    ――丘科夫斯基    在俄国文学中,我从来没有读过比您的《童年》更美的作品。您还从来没有如此成功地显示过您的写作才能。    ――罗曼・罗兰    他(高尔基)的一身,就是大众的一体,喜怒哀乐,无不相通。    ――鲁迅

作者简介

    高尔基(1868-1936年),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苏联文学的创始人。他与托尔斯泰、契诃夫被称为是俄国文学史上“不可逾越的高峰”。     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1868年出生于俄国伏尔加河畔的下诺夫哥罗德城,父亲是木匠。他早年丧父,寄居在经营小染坊的外祖父家。十一岁时,他便开始独立谋生。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沙皇时代的底层度过的。     1892年,高尔基以马克西姆・高尔基(意为最大的痛苦)这个笔名,发表了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1895年,高尔基发表了早期作品中最有名的浪漫主义短篇小说《伊则吉尔老婆子》和《鹰之歌》,以及描写流浪汉生活的代表作《切尔卡什》。     1899年,高尔基完成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福马・高尔杰耶夫》。     1925-1936年期间写的长篇史诗《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是高尔基的最后一部巨著。这部史诗是高尔基最杰出的艺术成就之一。     1934年,高尔基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并当选为苏联作家协会主席。     1936年6月18日,高尔基离开人世,享年六十八岁。

目录

ДЕТСТВО童年

前言  

    响亮而亲切的名字    ――高尔基及其《童年》    在我国读者所熟悉的外国作家群里,再没有比高尔基的名字更响亮更亲切的了。几乎每一个中学生都读过他的作品,有数不清的作家、诗人、革命家在少年时代受到他的启蒙,读着他的作品走进文学的殿堂,或走上追求真理和光明的道路。就一位作家在国外的影响而言,高尔基是一个奇迹。大约在1907年,他的小说《忧患余生》(俄文原名译为《该隐和阿尔乔姆》)初次译成中文在中国发表,此后的数十年间,他的作品不断译介到中国。早在1946年6月,著名作家茅盾就说过:“高尔基对于中国文坛影响之大,只要举出一点就可以明白,外国作家的作品译成中文,其数量之多,且往往一书有两三种译本,没有第二个人能超过高尔基。”新中国成立后,高尔基的读者就更多了。    高尔基与中国的关系也极其密切。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他曾打算作为记者来中国,要从侵略者身上“剥下文明的假面具”。辛亥革命后,高尔基曾致信孙中山,信中说:“我们,俄国人,希望争取到你们已经取得的成就。我们在精神上是兄弟,在志向上是同志。”1931年“九一八”事变和1932年1月日军侵占上海之后,高尔基在3月2日的苏联《消息报》上发表《响应孙逸仙夫人的呼吁》(宋庆龄就日本侵华向世界进步人士发出呼吁),表达了他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高尔基病逝于1936年6月,很遗憾他没有看到中国人民的胜利和崛起于东方的新中国。    高尔基是一位在黑暗中追求光明的作家,他幼年时就对事物特别敏感,关注人间的冷暖善恶。《童年》正是他孩提时代生活的写照。高尔基出身于俄国社会底层,3岁时随父母去了俄国南方的阿斯特拉罕,在那里染上了霍乱。他病愈后父亲也染上了这种可怕的流行病,一病不起。高尔基幼年失怙,由外公和外婆养育成人,只上过两年学,11岁时便在社会上流浪谋生,凭着坚强的毅力读书自学,24岁时以高尔基为笔名(高尔基原姓彼什科夫)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     高尔基创作《童年》时45岁(1913年),此时他已是著作等身、闻名全欧洲的大作家。《童年》虽不是他的主要作品,却是他创作得最投八,也是最富有魅力的作品之一。《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和高尔基的名字一起传遍了全世界,尤其受到青少年的珍爱。1933年5月,邹韬奋根据《童年》等三部曲和其他材料编译了高尔基传记。鲁迅曾称赞这部书“是给中国青年的很好的赠品”。     《童年》在中国早有译本流传,本译本于1995年翻译出版,至今已印刷发行20余万册。此次以中俄对照加注释的形式再次出版之际,除了对个别译文做了重新翻译或者修改外,注释者在俄文部分解释了大学俄语专业四级以上词汇,并对个别固定搭配、典型句子加以注释。在此,特别感谢中国宇航出版社对译者及译本的重视,相信高尔基和他的《童年》会成为中国读者永远的知心朋友。     郑海凌     2014年10月于北京

精彩页(或试读片断)  

    狭小的房间里,光线很暗。父亲直挺挺地躺在窗下的地板上,蒙着白布,身子显得特别长。他的光脚露在外面,脚趾古怪地张开着;那双时常抚爱我的手一动不动地放在胸前,手指也是弯曲的;他那双时常乐呵呵的眼睛紧闭着,眼皮上盖着两枚圆圆的铜币;他那张和蔼的面孔变得乌黑,难看地龇着牙,看上去怪吓人的。    母亲半裸着身子,穿着一条红裙子,跪在父亲身旁,正在用那把小黑梳子给我父亲梳头,把父亲那长长的柔软的头发从前额梳到后脑勺。那把小黑梳子是我喜欢的东西,我常常用它锯西瓜皮。母亲给我父亲梳头的时候,嘴里不停地唠叨着,嗓音低沉、沙哑。她眼睛红肿,仿佛融化了似的,大滴大滴的眼泪从她那双浅灰色的眼睛里流下来。    外婆拉着我的手。她长得胖乎乎的,大脑袋,大眼睛,鼻子上皮肉松弛,令人发笑。外婆身子软绵绵的,是个特别有意思的人。这时她穿着一身黑衣裳,也在哭,但她的哭跟我母亲不同,她总是伴随着我母亲哭,像唱歌似的,哭得很老练。她全身颤抖,使劲拉着我,要把我推到父亲身边去。我向后扭着身子,躲在外婆身后,不肯朝前去。我心里害怕,同时又感到难为情。    我还从来没见过大人哭。外婆一再对我说的话,我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快去跟你爹爹告别,往后你就见不到他了,他死了,乖孩子,他不该死啊,他还不到年龄……”    我刚刚大病初愈,才能下床走路。我清楚地记得,在我生病期间,父亲照料着我,他总是一副乐呵呵的样子。后来,他突然消失了,外婆接替父亲来照料我。我外婆是个很古怪的人。    “你是从哪儿走来的?”我问外婆。    外婆回答说:    “从上头来,从下面来,我不是走来的,是搭船来的!在水上可不能走路,傻瓜!”    她这话真可笑,简直让人莫名其妙:我家楼上住着一些留着大胡子并且染了头发的波斯人,楼下的地下室里住着一个黄脸皮的加尔梅克族老头,是个卖羊皮的小贩。在楼梯的栏杆上可以玩滑梯,要是不当心摔倒了,就翻着跟头滚下去,这一点我是再清楚不过了。这里哪儿来的水呢?全是糊弄人,前言不搭后语的,真叫人好笑。    “为什么说我是傻瓜?”    “因为你爱吵闹。”外婆说,她脸上也带着笑。    外婆说话语气亲切、快活,富有乐感。自从我第一天见到她,我们俩就成了好朋友。此刻,我多么希望她快点儿带我离开这间小屋啊。    母亲使我感到压抑。她的泪水,她的号哭,都使我感到新奇,使我惊恐不安。我第一次看见她这个样子。母亲平日神色很严厉,很少说话。她个子很高,人高马大的,总是打扮得干净利索。母亲的身体很结实,一双强壮的大手有劲极了。可是现在,她似乎全身肿胀起来,头发蓬乱,衣衫不整,看上去令人难受,仿佛她的一切都乱了套。往日头发整整齐齐地盘在头上,像戴了一项油光锃亮的大帽子,现在却披散在赤裸的肩头,滑落到脸上。她有一半头发编成一条辫子,不时摆来摆去,轻触着父亲那张沉睡的脸。我在房间里站着,站了好长时间,但母亲没有理睬我,甚至没有抬眼望我一下。她一直在给父亲梳头,不停地号哭,哽咽着,泣不成声。    几个穿黑衣服的乡下人和一名巡瞽站在门口朝屋里望了望,那巡警气呼呼地喊道:    “快点儿拾走!”    窗户上挂着一条深色的大披巾,代替了窗帘。披巾被风吹得鼓起来,恰如一张船帆。有一回,父亲带我乘小帆船游玩,忽然,响起一声霹雷。父亲笑了,他用双膝紧紧地夹住我,喊道:    “别怕,卢克,没事儿!”    这时,母亲忽然吃力地从地板上站起来,但立刻就坐下了,仰面躺下,头发铺散在地板上。她那张惨白的脸变得铁青,两眼紧闭着,像父亲那样龇着牙,用吓人的声音说:    “快关上门……把阿列克赛抱出去!”    外婆连忙把我推开,跑到门口,喊道:    “亲爱的街坊们,不要害怕,不要多管闲事,看在基督分上,快走开吧!这不是霍乱症,是女人临产。老爷子们,行行好吧!”    P301-303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